导言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启动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为鼓励高校“各展所长”,本轮审核评估注重引导高校找准自身定位,探索实施评估分类,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2023年11月天津市教委印发《“十四五”期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对天津市各大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出具体工作指示和要求。
我校参评类型为第二类第二种,评估时间为2025年下半年。审核评估既是对学校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学习成效等方面的综合检验,也是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机遇。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和愿望。为了让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审核评估相关知识及审核评估对我校师生的重大意义,特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栏,刊发评估基础知识与要点,希望各单位(部门)带领师生深入学习审核评估相关知识、理解和把握精髓要义,将评估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共同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主体报告——自评报告
是学校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评估指标,阐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而形成的反映评建结果的写实性报告。
2
过程性报告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是教育部评估中心以国家数据平台每年采集的本科教育教学数据为基础编制形成的报告,增加呈现学校连续三年的状态数据,同时提供多种常模,供参评高校自主选择、个性定制常模做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学校精准对标,科学决策,帮助评估专家从数据变化中查找学校工作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
是面向参评高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数据报告,聚焦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和质量保障的过程性关键要素,从一线师生的视角检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与《自评报告》的印证比照,为专家评估提供佐证参考,为高校持续改进指引方向。
3
结果性报告
《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
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反映学校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常态监测。
《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
《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分别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角度量化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结果。
4
专家如何审读和利用“1+3+3”报告
《自评报告》是专家组开展评估考察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专家组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参评学校自主选择的评估类型、评估指标和审核重点,主要审核参评学校“该说的是否说了”“说了的是否做了”“做了的是否有效”“无效的是否改了”等,初步判断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形成对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总体印象。
审读《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3个教学报告:关注参评学校教育教学状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情况,包括专业调整情况以及专业招生规模的变化情况,专任教师数量、教育教学经费、实验室设施条件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发展等状态数据的变化趋势等,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效。
审读《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3个就业报告:把参评学校放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综合分析,把握参评学校所处的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和特色点、学校所背靠的区域、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参评学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度。
“3+3”报告相互佐证,形成全链条、多维度的高校教育教学佐证材料,能够为《自评报告》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也能够通过不同报告之间的差别发现问题并探索求证,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监测与评价。
来源: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