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启动新一轮本科审核评估。为鼓励高校“各展所长”,本轮审核评估注重引导高校找准自身定位,探索实施评估分类,提供两类四种“评估套餐”。2023年11月天津市教委印发《“十四五”期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对天津市各大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出具体工作指示和要求。
我校参评类型为第二类第二种,评估时间为2025年下半年。审核评估既是对学校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学习成效等方面的综合检验,也是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机遇。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和愿望。为了让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审核评估相关知识及审核评估对我校师生的重大意义,特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栏,刊发评估基础知识与要点,希望各单位(部门)带领师生深入学习审核评估相关知识、理解和把握精髓要义,将评估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共同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以本为本
“以本为本”是指大学应以本科教育为根本。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2
两性一度
指的是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高阶性: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注重探究性、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挑战度: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通过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3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4
四个回归
“四个回归”是指教育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要求。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5
五育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必由路径。
6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将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强调以德育人为首要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强调学校和教育者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品德和思想,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积极向上的社会成员。
7
三个不合格
即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8
八个首先
学校应该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出台有效措施,做到“八个首先”:
①领导注意力首先在本科聚焦;
②教师精力首先在本科集中;
③学校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
④教学条件首先在本科使用;
⑤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
⑥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
⑦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实践;
⑧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在本科确立。
9
四为服务
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必须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必须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0
十大育人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基础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来源:天津体育学院